过香积寺

王维〔唐代〕

不知香积寺,数里入云峰。
古木无人径,深山何处钟。
泉声咽危石,日色冷青松。
薄暮空潭曲,安禅制毒龙。

译文

不知道香积寺在哪里,走了数里山路才登上入云的高峰。古木参天,却没有行人的路径,深山里不知何处传来阵阵钟声。泉水在高耸的岩石间艰难穿行,发出幽咽之声,阳光照在青松上,似乎也染上了寒意。黄昏时来到空潭边的隐蔽处,安然地坐禅以制伏心中的毒龙。

注释

过:过访,探望。

香积寺:在长安县(今陕西省西安市)南神禾原上,是中国净土宗的祖庭。

入云峰:登上入云的高峰。

咽:呜咽,此处形容泉水在岩石间艰难流淌发出的声音。

危:高的,陡的,“危石” 意为高耸的崖石。

冷青松:为青松所冷,使青松显得寒冷。

薄暮:黄昏。

曲:水边,这里指水潭边的隐蔽处。

安禅:佛家术语,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,即安静地打坐。

毒龙: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。

赏析

意境营造:诗歌营造了一种幽深、寂静、空灵的意境。从 “不知香积寺” 的探寻,到进入云峰、穿行古木、听闻钟声,再到看到清泉、青松和空潭,层层深入,将香积寺周围的环境渲染得极为静谧、清幽,仿佛与世隔绝,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。

炼字精妙:“泉声咽危石,日色冷青松” 中的 “咽” 和 “冷” 字堪称炼字典范。“咽” 字将泉水在岩石间流淌的艰难之态生动地表现出来,仿佛泉水在呜咽,赋予了泉水人的情感;“冷” 字则把夕阳余晖照在青松上的那种清冷之感传达得淋漓尽致,不仅写出了视觉上的感受,更让人从心底生出寒意,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冷寂。

以景传情:前六句纯乎写景,但景中含情,诗人通过对深山古木、钟声、泉声、日色等景物的描写,透露出一种对宁静、清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尾联 “安禅制毒龙” 则直接表明了诗人的心境,他在这幽静的环境中,希望通过坐禅来克制心中的妄念,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安宁,将景与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。

创作背景

王维生活的时代,佛教盛行,王维本人也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,晚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,常与僧人交往,参禅悟道。此诗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或辋川期间,他去拜访香积寺,在途中及到达香积寺后,有感于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心境,创作了这首诗,以表达自己对佛教禅理的体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。

简析

《过香积寺》是王维山水诗与禅理诗的完美结合。从内容上看,诗歌以寻访香积寺为线索,描绘了一路所见的山林景色和古寺的清幽环境,最后以禅意作结,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追求。从艺术手法上,诗人运用了以景衬情、动静结合、炼字等技巧,如以钟声、泉声的动来衬托山林的静,用 “咽”“冷” 等字来活化景物,使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。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,体现了王维 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禅” 的独特风格,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。

唐代诗文

酬张少府

2025-2-5 22:52:23

唐代诗文

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

2025-2-5 23:09:24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