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日芙蓉花,今成断根草。
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妾薄命》

译文

往日如芙蓉花一般美丽娇艳,如今却成了断根的枯草。

注释

芙蓉花:即荷花,常用来象征美丽、纯洁和美好,在古诗中多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丽的女子等,这里指代曾经美好、繁盛的景象或人。

断根草:指根部断开、失去生机的草,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衰败、枯萎、毫无生机的状态,与 “芙蓉花” 形成鲜明对比,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衰落。

赏析

情感表达

时光易逝的感慨:通过 “昔日” 与 “今” 的时间对比,以芙蓉花到断根草的变化,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岁月无情的感慨。曾经的美好如芙蓉花般娇艳动人,然而在时间的冲刷下,如今已变得如同断根草般衰败,凸显出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不可逆转。

人生境遇的悲叹:诗句也可能是李白对自己人生境遇的一种悲叹。或许他曾经有过辉煌、得意的时刻,如同芙蓉花般备受瞩目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生的起伏,他可能遭遇了挫折、困境,就像断根草一样陷入了落魄、凄凉的境地,表达了他对人生起落的无奈和悲哀。

艺术手法

比兴手法:运用了比兴的手法,以芙蓉花和断根草作比,先以芙蓉花起兴,引出对美好事物的联想,然后通过对比,将其与断根草的衰败景象形成强烈反差,生动地表现出事物从美好到衰败的变化过程,引发读者对生命变化的思考。

意象鲜明:芙蓉花和断根草这两个意象十分鲜明,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象征意义。芙蓉花的美丽、高洁与断根草的衰败、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种从美好到破败的落差,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
整体意境: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凄凉、衰败的意境。诗人通过对芙蓉花和断根草的描绘,为读者勾勒出一幅从繁荣到凋零的画面,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。这种意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变化的描绘,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、对世界的深刻思考,使读者在体会到时光无情和生命脆弱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那种沧桑感和失落感,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索。

唐代名句

世人见我恒殊调,闻余大言皆冷笑。

2025-1-22 21:22:22

唐代名句

暮从碧山下,山月随人归。

2025-1-23 12:19:06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