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木落雁南度,北风江上寒。
出自唐代孟浩然的《早寒江上有怀》 译文 树叶飘落,大雁向南飞去,北风呼啸,江上一片寒冷。 注释 木落:树叶飘落。木,树木。 雁南度:大雁向南飞去。度,同 “渡”,这里是飞过的意思。 北风:北方吹来的风,这里指寒冷的秋风。 赏析 描绘出萧瑟秋景:诗人开篇以 “木落雁南度,北风江上寒” 描绘出一幅深秋的萧瑟景象。“木落” 点明了树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433
-
落叶聚还散,寒鸦栖复惊。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三五七言》 译文 飘落的枯叶,时而聚集在一起,时而又随风飘散;寒鸦原本已经栖息在树上,却又突然被惊醒。 注释 落叶:秋天飘落的树叶,这里象征着飘零、离散。 聚:聚集,指落叶被风吹到一起。 还散:又散开,“还” 表示又、再,突出落叶聚散的动态过程。 寒鸦:寒天的乌鸦,乌鸦在古代诗词中常带有凄清、孤寂的意味,“寒” 字更增添了这种氛围,点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792
-
怀君属秋夜,散步咏凉天。
出自唐代韦应物的《秋夜寄邱员外》 译文 在这秋夜,我心中思念着你,独自散步,吟咏着这清凉的秋夜。 注释 怀君:思念友人。 属:正值,适逢。 凉天:秋天天气凉爽,所以称凉天,这里点明了季节是秋季。 赏析 简洁开篇,直抒思念:“怀君属秋夜”,开篇简洁明了,直接点明在秋夜这一特定时间里,诗人心中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。“属” 字将时间与情感紧密相连,强调了这种思念的生发正是在这秋夜之中,秋夜的氛围也为这份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4
-
远书归梦两悠悠,只有空床敌素秋。
出自唐代李商隐的《端居》 译文 远方的书信和归家的梦境都渺茫难期,只有空荡荡的床榻与清冷的秋天相对。 注释 远书:远方寄来的书信。这里指诗人期盼着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来信。 归梦:归家的梦。暗示诗人漂泊在外,渴望回到家乡或回到亲人身边。 悠悠:形容渺茫、悠远的样子。既写出了远方书信的杳无踪迹,也表现出归家之梦的虚幻难成。 空床:指孤独一人的床榻,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。 敌:对抗、承受。这里有独自面对、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4
-
漠漠秋云起,稍稍夜寒生。
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微雨夜行》 译文 秋天,那无边无际的阴云缓缓升起,随着夜色渐深,丝丝缕缕的寒意开始弥漫滋生。 注释 漠漠:形容云烟密布、广漠无边的样子,这里用来描绘秋云的状态,给人一种空旷、迷茫的感觉。 秋云:点明季节为秋季,此时的云往往带有一种清冷的意味。 起:升起,形象地写出了秋云逐渐弥漫天空的动态过程。 稍稍:渐渐、逐渐的意思,体现了夜寒慢慢加重的过程。 夜寒:夜晚的寒意,强调了随着时间推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73
-
浔阳江头夜送客,枫叶荻花秋瑟瑟。
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 译文 夜晚我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,枫叶、荻花在秋风中发出瑟瑟的声响。 注释 浔阳江:长江流经江西九江的一段,古称浔阳江。 头:江边、江畔。 夜:点明时间是夜晚。 送客:送别客人,交代了事件。 枫叶:枫树的叶子,秋季变红,是秋季典型的景物。 荻花:荻是一种草本植物,形状像芦苇,秋天开白色的花。 秋:点明季节为秋天。 瑟瑟:形容风吹动枫叶、荻花发出的轻微的声音,同时也可表现出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7
-
弓背霞明剑照霜,秋风走马出咸阳。
出自唐代令狐楚的《少年行四首·其三》 译文 弓背在霞光的映照下闪耀着光辉,宝剑如霜般寒光凛凛,迎着秋风,跨上战马,轻快地驰出了咸阳城。 注释 弓背:指弓的背部,这里代指弓。 霞明:被霞光映照得明亮。说明此时是早晨或傍晚时分,霞光满天。 剑照霜:形容宝剑寒光闪闪,如同秋霜一般明亮耀眼,突出宝剑的锋利和光泽。 秋风:点明季节为秋季,秋风往往给人一种肃杀、豪迈的感觉。 走马:骑马奔驰,&l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5
-
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
出自唐代杜牧的《九日齐山登高》 译文 江水倒映着秋天的景物和天空的影子,大雁刚刚开始南飞,我和客人带着酒壶,登上了青山。 注释 涵:包含,这里指江水倒映着周围的景物,有 “包容、涵盖” 之意。 秋影:秋天的景物在江中的倒影,包括天空、山峦、树木等秋天特有的景致。 雁初飞:大雁刚开始南飞。秋季,大雁为了寻找温暖的栖息地,会从北方飞往南方,“雁初飞” 点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3
-
金井梧桐秋叶黄,珠帘不卷夜来霜。
出自唐代王昌龄的《长信怨五首》 译文 井边的梧桐树叶子在秋天里已经变得金黄,珠帘没有卷起,夜晚降临,秋霜悄然袭来。 注释 金井:指装饰华丽、精美的井栏,并非实指井是金色的,常用来形容宫廷或富贵人家的井。 梧桐:一种树木,在古诗中常作为秋天的象征,因其叶子在秋天较早变黄飘落。 秋叶黄:点明季节为秋天,且表明梧桐树的叶子已经泛黄,显示出秋天的特征。 珠帘:用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,常用来形容居室的华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9
-
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
出自唐代刘禹锡的《秋词二首·其一》 译文 秋日晴空万里,一只仙鹤凌云而起,径直冲向云霄,这景象顿时引发了我的诗兴,也随之飘到了那广阔的碧霄之上。 注释 晴空:晴朗的天空。 一鹤:一只仙鹤。 排云:推开云层,这里形容鹤冲云而上的姿态,“排” 有冲破、推开的意思。 引:引发、引起。 诗情:作诗的情思、灵感。 碧霄:蓝天,天空。 赏析 独特的秋日意象与乐观心境展现: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8
-
人烟寒橘柚,秋色老梧桐。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秋登宣城谢脁北楼》 译文 村落人家的炊烟在橘林柚林间缭绕,让人感到阵阵寒意,秋天的肃杀之气使梧桐树也变得衰老残败。 注释 人烟:指村落中的住户人家,这里也可理解为村落人家升起的炊烟。 寒:本意为寒冷,此处用作使动用法,使…… 感到寒冷,也形容因秋意而呈现出的清寒景象。 橘柚:橘子树和柚子树,都是常见的果树,秋季果实成熟。 秋色:秋天的景色和气象,这里着重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4
-
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
出自唐代王建的《十五夜望月》 译文 庭院中间地面一片银白,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,秋夜的露水悄然无声,打湿了院中的桂花。 注释 中庭:即庭院中间。 地白: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,一片银白的样子,形容月色皎洁。 树栖鸦:树上栖息着乌鸦。乌鸦在傍晚时分归巢栖息,这里点明了时间接近夜晚。 冷露:秋天寒冷的露水,暗示了季节为秋季,天气已逐渐转凉。 无声:形容露水在不知不觉中落下,没有声响。 湿:打湿。 桂花: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9
-
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。
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暮江吟》 译文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的夜晚,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,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。 注释 可怜:这里是 “可爱、令人喜爱” 的意思。 九月初三:点明时间,农历九月初三。 露:露水,秋季夜晚,空气中的水汽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表面。 似:好像,如同。 真珠:即珍珠,形容露珠圆润、晶莹的样子。 月:指月亮。 弓:弓箭,这里形象地描绘出初三夜晚月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5
-
秋夜长,殊未央,月明白露澄清光,层城绮阁遥相望。
出自唐代王勃的《秋夜长》 译文 秋天的夜晚是如此漫长,还远远没有到尽头。皎洁的月光洒下,白露在月光下闪烁着清澈的光芒,那高大的城墙和华丽的楼阁遥遥相对。 注释 殊:很,非常。 未央:未尽,没有完结。这里指秋夜漫长,还没有到天亮的时候。 月明:月亮明亮,指月色皎洁。 白露:秋天的露水,因秋天天气转凉,水汽凝结而成。 澄清光:清澈的光芒,形容月光下白露闪烁着清亮的光泽。 层城:原指神话中昆仑山的高城,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2
-
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。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 译文 长风吹过几万里,送来南归的秋雁,面对此景,正可以登上高楼畅饮一番。 注释 长风:远风,大风。 送:这里指风将秋雁吹送而来。 秋雁:秋天南飞的大雁。在古诗中,大雁常作为游子思乡、羁旅漂泊的象征,此处的秋雁也增添了季节的氛围。 对此:面对这种情景,即指眼前长风送秋雁的景象。 酣:尽情地喝酒,畅饮。 高楼:高大的楼阁,这里指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地方。 赏析 开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4
-
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。
出自唐代王绩的《野望》 译文 每棵树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,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。 注释 皆:都,全部。 秋色:秋天的景色,这里指树叶变黄,呈现出秋天特有的色调。 唯:只,仅仅。 落晖:落日的余晖,指傍晚太阳落山时的光线。 赏析 描绘出开阔宏大的秋景:“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” 这两句诗以极其开阔的视野描绘出了一幅宏大的秋日山林景象。“树树”&ld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2
-
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
出自唐代杜牧的《九日齐山登高》 译文 在这人世间很难遇到能让人开怀大笑的事情,不如趁着重阳佳节,把菊花插满头顶,尽兴而归。 注释 尘世:指人世间,现实社会。 难逢:很难遇到。 开口笑:指开怀大笑,表达一种愉悦、畅快的心情。 菊花:这里指重阳节所佩戴的菊花。在古代,重阳节有赏菊、插菊的习俗,人们认为菊花能辟邪、祈福。 须:应当,必须。 插满头:把菊花插满整个头部,形容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,不拘小节。 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4
-
秋风生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
出自唐代贾岛的《忆江上吴处士》 译文 萧瑟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,长安城里已到处都是飘落的树叶。 注释 秋风:秋天的风,常给人以萧瑟、凄凉之感,在古诗中是常见的引发愁绪的意象。 渭水:黄河的最大支流,发源于甘肃,经陕西流入黄河。这里点明了秋风的来源之地。 落叶:秋天树木凋零飘落的叶子,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时光的流逝。 长安:今陕西西安,古代多个朝代的都城,这里代指繁华的都市。 赏析 雄浑阔大的意境营造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5
-
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
出自唐代杜牧的《秋夕》 译文 在秋天的夜晚,银色而精美的蜡烛发出的光,映照着清冷的画屏。一位女子拿着轻巧的丝质小扇,轻轻地扑打那飞舞的萤火虫。 注释 银烛:银色的蜡烛,这里用来形容蜡烛的精致华美,也暗示了环境的高雅。 秋光:秋天的时光,这里指秋天夜晚的情景和氛围。 冷:清冷,既形容画屏在烛光映照下给人的感觉,也烘托出环境的寂静和凄清。 画屏:绘有图画的屏风,古代室内的一种装饰品,可用来分隔空间或遮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6
-
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
出自唐代杜牧的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 译文 青山若隐若现,江水悠远绵长,时至深秋,江南的草木却还没有完全凋零。 注释 隐隐:若隐若现,形容青山连绵起伏,远看时不太清晰的样子。 水迢迢(tiáo):形容江水悠长遥远的样子,“迢迢” 有遥远的意思。 秋尽:指秋天将尽,到了深秋时节。 江南:这里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,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,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风景秀丽、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3
-
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
出自唐代刘禹锡的《秋词二首·其一》 译文 自古以来,人们一到秋天就常常感慨秋天的寂寞萧索,而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那万物复苏的春天。 注释 自古:从古至今,强调时间的久远。 逢:遇到,碰到。 秋:秋季,这里指秋天的景象和氛围。 悲:悲伤,感慨。 寂寥:寂静、空旷,这里形容秋天给人的寂寞、冷清之感。 我言:我认为,我觉得。 秋日:秋天。 胜:胜过,超过。 春朝(zhāo):春天的早晨,这里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1
-
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枯荷听雨声。
出自唐代李商隐的《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》 译文 秋日的天空阴霾阴沉,久久不散,霜也下得晚了。池塘里留着枯萎的荷叶,正好可以听那雨打在上面发出的声音。 注释 秋阴:秋天阴沉的天色,指天空被云层遮蔽,阳光少见。 不散:没有消散,形容阴云持续笼罩的状态。 霜飞晚:霜降临得晚。“飞” 在这里表示霜的降临,秋天天气变冷,水汽凝结成霜,如同霜 “飞” 落下来。 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7
-
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
出自唐代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 译文 天边的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在天际飞翔,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,呈现出相同的青蓝色。 注释 落霞:傍晚时分天边的云霞,色彩绚丽,常呈现出橙红色、粉红色等。 孤鹜(wù):孤单的野鸭。“鹜” 指野鸭,通常在水面或低空飞行。 齐飞:一起飞翔,描绘出落霞与野鸭同时出现在天际,仿佛一同翱翔的画面。 秋水:秋天的江水,秋天雨水减少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14
-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出自唐代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,夜晚降临,空气凉爽,仿佛已经到了秋天。 注释 空山:空旷、空寂的山野。 新雨:刚刚下过的雨。 晚:夜晚。 来秋:表示秋天到来。“来” 在这里可理解为表示季节的到来。 赏析 营造清幽的氛围:“空山新雨后” 一句,开篇就营造出了一种极其清幽、静谧的氛围。“空山” 点明了地…... 古诗词曲- 0
- 0
- 4
❯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
私信列表
搜索
扫码打开当前页
返回顶部
幸运之星正在降临...
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!
恭喜!您今天获得了{{mission.data.mission.credit}}积分
我的优惠劵
-
¥优惠劵使用时效:无法使用使用时效:
之前
使用时效:永久有效优惠劵ID:×
没有优惠劵可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