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

出自唐代刘禹锡的《秋词二首·其一》

译文

自古以来,人们一到秋天就常常感慨秋天的寂寞萧索,而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那万物复苏的春天。

注释

自古:从古至今,强调时间的久远。

逢:遇到,碰到。

秋:秋季,这里指秋天的景象和氛围。

悲:悲伤,感慨。

寂寥:寂静、空旷,这里形容秋天给人的寂寞、冷清之感。

我言:我认为,我觉得。

秋日:秋天。

胜:胜过,超过。

春朝(zhāo):春天的早晨,这里指代春天。

赏析

鲜明的观点对比: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” 开篇便以强烈的对比,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独特的观点。“自古” 二字,指出了人们对秋天的传统认知,长久以来,秋天往往被视为寂寥、悲伤的象征,文人墨客多借此抒发伤感之情。而 “我言” 一转,引出诗人自己截然不同的看法,即秋日胜过春朝。这种对比,不仅突出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心境和审美,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,打破了人们对秋天的固有印象。

展现乐观豁达的心境:诗人一反传统的悲秋情绪,大胆地赞颂秋天,体现了他乐观豁达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刘禹锡在政治上屡遭贬谪,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。这句诗中,他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秋天,发现秋天的美好与生机,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。这种乐观的精神,使诗歌充满了正能量,给人以鼓舞和激励。

蕴含深刻的哲理思考:从哲理角度看,这两句诗蕴含着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。季节的更替是自然规律,春天有其生机勃勃的一面,秋天也有它独特的韵味。诗人对秋天的赞美,实际上是在提醒人们,不要只看到事物的一面,而应多角度地去看待和理解。就如同人生,即使处于困境(如秋天般寂寥),也应看到其中的希望和美好,保持积极的心态。

语言风格的质朴有力:诗句语言质朴平实,通俗易懂。“自古”“我言” 等词汇简洁明了,直接表达观点;“悲寂寥”“胜春朝” 用词准确,生动地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和认知。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以直白的语言和强烈的对比,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,体现了刘禹锡诗歌质朴有力的语言风格。

唐代名句

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枯荷听雨声。

2025-4-15 13:51:30

唐代名句

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

2025-4-15 14:20:28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