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。

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暮江吟》

译文

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的夜晚,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,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。

注释

可怜:这里是 “可爱、令人喜爱” 的意思。

九月初三:点明时间,农历九月初三。

露:露水,秋季夜晚,空气中的水汽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表面。

似:好像,如同。

真珠:即珍珠,形容露珠圆润、晶莹的样子。

月:指月亮。

弓:弓箭,这里形象地描绘出初三夜晚月亮弯弯的形状,如同一张弓。

赏析

生动细腻的景物描写:“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” 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九月初三夜晚的美妙景色。“露似真珠” 将晶莹的露珠比作珍珠,细腻地刻画出了露珠圆润、透亮的形态,让人仿佛能看到那一颗颗露珠在月光下闪烁着光芒。“月似弓” 则形象地写出了初三夜晚月亮的形状,一弯新月挂在天空,如同一张精巧的弓,富有美感。这种细腻的描写,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,仿佛身临其境。

蕴含的喜爱与赞美之情:“可怜” 一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夜晚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。诗人被九月初三夜的美景所打动,认为这是一个可爱的、值得珍视的夜晚。通过将露珠和月亮进行形象的比喻,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,更传达出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。这种情感的流露,使诗歌更具感染力,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。

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:这两句诗情景交融,景中含情。诗人通过对露珠和月亮的描写,营造出了一种宁静、美好的氛围,而这种氛围又与他内心的喜爱之情相契合。在描绘景色的同时,诗人的情感也自然地融入其中,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变化。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,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,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。

语言风格的清新自然:白居易的这两句诗语言清新自然,通俗易懂。“似” 字的运用使比喻更加生动形象,而 “可怜” 一词则增添了诗歌的亲切感。诗句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手法,却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美丽的景色,传达出了真挚的情感,体现了白居易诗歌 “老妪能解” 的特点,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欣赏和理解。

唐代名句

秋夜长,殊未央,月明白露澄清光,层城绮阁遥相望。

2025-4-17 9:20:17

唐代名句

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

2025-4-17 9:42:22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