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客缦胡缨,吴钩霜雪明。
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侠客行》

译文

燕赵之地的侠客,帽上系着粗丝制成的没有花纹的胡缨,佩戴的吴钩宝剑闪烁着如霜雪般明亮的光芒。

注释

赵客:燕赵之地的侠客。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,这里泛指侠士。《庄子・说剑》中有 “昔赵文王好剑,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”。

缦:没有花纹。

胡缨: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,缨是系冠帽的带子。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,这里用来形容侠客的冠带。

吴钩:宝刀名,是春秋时期流行于吴国的一种弯刀,后泛指锋利的刀剑。

霜雪明:指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,形容宝剑的锋利与寒光闪闪。

赏析

塑造侠客形象:从侠客的装束入手,“缦胡缨” 描绘出侠客不拘小节、粗犷豪放的形象特点,给人一种洒脱不羁的感觉,展现出侠客的异域风情或不拘泥于传统服饰规范的豪放气质。“吴钩霜雪明” 则通过对武器的描写,突出了侠客的英武不凡。锋利明亮的吴钩,暗示着侠客具备高强的武艺和勇往直前的胆魄,霜雪般的光芒让人感受到一种凛冽的气势,仿佛能看到侠客手持宝剑,寒光四射的威武形象。

营造氛围:两句诗通过 “缦胡缨” 与 “霜雪明” 的视觉描写,为全诗营造出一种雄浑、豪迈的氛围。在读者眼前勾勒出一个充满侠义与豪情的世界,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侠客纵横的时代,感受到了当时的江湖气息和热血氛围,为后文进一步描写侠客的行为和精神奠定了基础。

体现诗人情感:表达了诗人李白对侠客的倾慕与向往。李白本身就具有豪迈奔放的性格和浪漫主义情怀,对这种行侠仗义、武艺高强的侠客充满了敬意。这两句诗也反映出他渴望像侠客一样,拥有超凡的能力,能够在世间自由驰骋,行侠仗义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抱负,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由、正义和力量的追求。

展现诗歌风格:典型地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、想象丰富的风格。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,将 “赵客” 与 “吴钩” 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象组合在一起,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,既具有现实的基础,又充满了浪漫的想象,使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

唐代名句

愿随夫子天坛上,闲与仙人扫落花。

2025-1-23 17:18:23

唐代名句

纵死侠骨香,不惭世上英。

2025-1-23 19:55:44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