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甫的《绝句》
译文
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枝条间欢快地啼叫着,一行白鹭展翅向蔚蓝的天空飞去。
注释
黄鹂:即黄莺,羽毛颜色鲜艳,叫声悦耳动听。
鸣:啼叫,这里生动地表现出黄鹂鸟欢快的状态。
翠柳:翠绿的柳树,“翠” 字描绘出柳树枝叶的嫩绿、鲜活,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白鹭:一种水鸟,羽毛洁白,腿长,能在水面飞行捕食鱼虾。
青天:蔚蓝的天空,给人一种广阔、明朗的感觉,为白鹭的飞翔提供了广阔的背景。
赏析
表现手法
视觉与听觉结合:“两个黄鹂鸣翠柳” 从听觉角度写黄鹂鸟的啼叫声,仿佛能让人听到它们欢快的歌声,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;“一行白鹭上青天” 从视觉角度描绘了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的画面,一动一静,有声有色,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鲜活。
色彩运用:诗中运用了 “黄”“翠”“白”“青” 四种鲜明的颜色,嫩黄的黄鹂、翠绿的柳枝、雪白的白鹭、蔚蓝的天空,色彩相互映衬,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春日画卷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,展现出春天的明媚与生机。
对仗工整:“两个黄鹂” 对 “一行白鹭”,“鸣翠柳” 对 “上青天”,对仗极为工整,体现了诗歌的形式美和韵律美,读起来朗朗上口,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。
意境营造:营造出一种清新、明快、开阔的意境。诗人通过对黄鹂、翠柳、白鹭、青天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,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景象,让人仿佛置身于成都草堂前,感受到了春日的美好与宁静,给人以愉悦、舒畅的感觉。
情感表达: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。在经历了战乱等种种磨难后,诗人在成都草堂暂时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,眼前的这一美好景象让他内心充满了喜悦和对和平生活的珍惜,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