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
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
译文
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,清晨送走你后,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。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,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。
注释
芙蓉楼:原名西北楼,在润州(今江苏镇江)西北,登临可俯瞰长江,遥望江北。
寒雨:秋冬时节的冷雨。
连江: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,形容雨大。
吴: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属地。
平明:清晨,天亮的时候。
楚山:春秋时期楚国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,楚地附近的山称楚山。
孤:独自,孤单。
冰心:比喻纯洁赤诚之心。
玉壶: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,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,这里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,也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质和坚守的操守。
赏析
情景交融的画面感:首句 “寒雨连江夜入吴”,寒雨弥漫,江水浩渺,营造出一种朦胧、凄清的氛围,将读者带入到离别的情境之中。诗人以景衬情,用寒雨连江的画面,表达出内心的惆怅与不舍。次句 “平明送客楚山孤”,清晨时分,友人离去,诗人眼前只剩下孤零零的楚山,楚山的孤影与诗人内心的孤独相互映衬,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哀伤。
意象的象征意义:诗中的 “冰心” 与 “玉壶” 是两个重要的意象,象征着诗人的纯洁心灵和高尚品格。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坚守操守、冰清玉洁的心境,即使身处逆境,也不会随波逐流,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自我人格的珍视与坚守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亲友的信任,相信他们能够理解自己的志向和品行。
情感表达的层次与深度:整首诗情感表达丰富而有层次。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牵挂,如前两句中通过描写环境和楚山孤影所流露的情感;又有对自身品格的表白与坚守,后两句通过 “冰心在玉壶” 展现出诗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,保持内心纯净和坚守道德底线的决心,使诗歌的情感内涵得到了升华,展现了诗人豁达、坚定的一面。
创作背景
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(741 年)之后、天宝六载(747 年)之前。当时王昌龄为江宁(今江苏南京)县丞,友人辛渐拟由润州渡江,取道扬州,北上洛阳,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(今江苏镇江),然后在此分手,因而写下这两首诗送别。
简析
《芙蓉楼送辛渐》是王昌龄的一首经典送别诗。诗人通过描写寒雨连江、楚山孤影等景象,营造出凄凉孤寂的氛围,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。同时,以 “一片冰心在玉壶” 自喻,又传达出自己坚守高洁品格的信念,使诗歌在离情别绪之外,更增添了一份人格魅力与精神力量,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自身操守的双重珍视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,成为了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的千古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