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房昨夜停红烛,待晓堂前拜舅姑。
妆罢低声问夫婿,画眉深浅入时无。
译文
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,等待拂晓去堂前拜见公婆。梳妆打扮完低声询问丈夫: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?
注释
张水部:指张籍,他当时任水部员外郎。
洞房:新婚卧室。
停红烛:让红烛通宵点着,即红烛一直燃烧不灭。
待晓:等到天亮。
舅姑:丈夫的父母,即公婆。
画眉深浅入时无:眉毛画的浓淡是否合于时尚。入时,合乎时尚、合于时宜。
赏析
巧妙的比喻与双关:此诗以新妇自比,以新郎比张籍,以公婆比主考,巧妙地将参加科举考试前的不安与期待,融入到新婚女子拜见公婆前的心理状态中,通过 “画眉深浅入时无” 这一细节,表面询问画眉是否合时,实则暗喻自己的文章是否符合主考的要求,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深意,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诉求。
细腻的心理刻画:诗中着重描写了新娘等待拜见公婆时的紧张、羞涩以及对自身装扮能否得到认可的担忧,如 “待晓堂前拜舅姑” 写出了等待的煎熬与庄重,“妆罢低声问夫婿” 则将新娘的娇羞之态与忐忑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,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她内心的微妙变化,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,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。
生动的场景描绘:前两句 “洞房昨夜停红烛,待晓堂前拜舅姑” 描绘出了新婚洞房花烛彻夜通明,新娘在红烛光照下等待天亮去拜见公婆的场景,营造出一种喜庆而又略带紧张的氛围,为下文新娘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做了铺垫,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、真实,富有生活气息。
创作背景
此诗为宝历(唐敬宗年号,825—827)年间朱庆馀参加进士考试前夕所作。当时唐代士子在参加进士考试前,时兴 “行卷”,即把自己的诗篇呈给名人,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. 朱庆馀平日向张籍行卷,已得到他的赏识,但临到考试,仍担心自己的作品不符合主考要求,于是写下此诗,征求张籍的意见,希望借助他的影响力增加自己中进士的机会。
简析
《近试上张水部》是一首独具匠心的行卷诗,它以独特的视角、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描写,将科举考试与新婚生活相类比,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考试前夕的不安与期待。通过对新娘心理和行为的刻画,反映了当时士子们对科举功名的重视与追求,以及在面对仕途抉择时的谨慎与担忧。同时,也体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相互赏识、相互扶持的文化风气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