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岁颇好道,晚家南山陲。
兴来每独往,胜事空自知。
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。
偶然值林叟,谈笑无还期。
译文
中年以后我偏好佛道修行,直到晚年才在终南山脚下安了家。兴致来了我常常独自前往山中游玩,有了美好的体验也只有自己心里知晓。随意漫步走到溪流的尽头,就坐下来看云雾升腾。偶然间遇到山林中的一位老者,就与他谈笑聊天,竟忘了回家的时
注释
中岁:中年。
道:这里指佛教。
家:名词作动词,安家。
南山:即终南山。
陲:边缘,旁边,边境;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,意思是终南山脚下。
胜事:美好的事。
值:遇到。
无还期: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。
赏析
主旨与心境:全诗围绕着诗人隐居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展开。开篇 “中岁颇好道,晚家南山陲” 点明诗人中年后崇佛及晚年隐居的人生状态。“好道” 体现出诗人对佛教的虔诚,而 “晚家南山陲” 为全诗奠定了隐居山林的基调。
情感与志趣:“兴来每独往,胜事空自知” 写出诗人兴致来时独自游玩的洒脱,他享受着独游的快乐,美好的事情自己心里明白,展现出一种不与人争、自得其乐的志趣。
禅意与哲理: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” 是千古名句,富有禅意和哲理。从字面看,是写诗人走到水流尽头,便坐下看云卷云舒的情景,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境。从禅理角度,水穷云起象征着一种对人生境界的领悟,即当面临困境看似无路可走时,也许会有新的契机出现,蕴含着 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 的禅机。
人物与情境:“偶然值林叟,谈笑无还期”,诗人偶然遇到林中老人,与之谈笑忘记归期,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悠然与随性,也使全诗的生活气息更浓,诗人超脱尘世、恬淡自然的形象跃然纸上。
创作背景
此诗大约写于公元 758 年(唐肃宗乾元元年)之后,是王维晚年时期的作品。王维早年间在仕途上有所追求,但经历了诸多波折后,逐渐对官场生活产生厌倦,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。在晚年隐居终南山期间,他有了更多时间与心境去感悟自然、修行佛道,《终南别业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,体现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。
简析
《终南别业》是王维山水田园诗与禅意融合的佳作。从艺术手法上,诗歌语言平淡自然,却韵味十足,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丰富的意境,如 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”,诗中有画,将山水之景与人物心境完美融合。从情感表达上,诗人没有刻意渲染情感,而是将隐居的闲适、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禅理的体悟,自然地融入到诗句中,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、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。整首诗不见雕琢痕迹,却处处体现出诗人的深厚艺术功底和高远的精神追求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