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载一船秋色,平铺十里湖光。波神留我看斜阳,放起鳞鳞细浪。
明日风回更好,今宵露宿何妨。水晶宫里奏霓裳,准拟岳阳楼上。
译文
船儿满载着一船秋天的景色,行驶在广阔平展、波光粼粼的湖面上。大概是水神有意要留住我,特意让我欣赏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,吹起了层层鱼鳞般的细浪。
如果明天风向回转,天气变得更好,那么今晚就在这儿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?那阵阵波涛声,就好像是在水晶宫里演奏着《霓裳羽衣曲》,我准备着明天一定要登上岳阳楼去欣赏那洞庭湖的美景。
注释
西江月:词牌名,原唐教坊曲。又名《白苹香》《步虚词》《晚香时候》《玉炉三涧雪》《江月令》。
山峰:指黄陵山,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,湘水由此入湖。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、女英的庙,世称黄陵庙。
波神:水神。
风回:指风向转为顺风。
水晶宫: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。
霓裳:即《霓裳羽衣曲》,唐代著名乐舞名。
准拟:准备、打算。
赏析
上片:“满载一船秋色,平铺十里湖光”,开篇对仗工整,“满载” 写秋色之多,仿佛一船都装不下,“平铺” 描绘出湖面风平浪静时的开阔与平坦,水光山色尽收眼底,给人一种悠然自在之感,景中含情。“波神留我看斜阳,放起鳞鳞细浪”,运用拟人手法,将水波泛起想象成水神有意留自己欣赏斜阳,幽默地写出了行船遇风受阻的情景,而面对这一情况,词人并无懊恼,反而觉得是水神的美意,进一步体现了词人的豁达心境,同时 “斜阳”“细浪” 点明时间和天气变化,为下文做铺垫。
下片:“明日风回更好,今宵露宿何妨”,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,即使今晚要在船上露宿,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,体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旷达。“水晶宫里奏霓裳,准拟岳阳楼上”,以奇特的想象,将波涛声比作水晶宫里演奏的《霓裳羽衣曲》,仿佛是水神在为自己演奏美妙的音乐,预示着明天会是好天气,自己可以登上岳阳楼欣赏美景,在困境中依然充满对美好事物的期待,充满浪漫主义色彩。
创作背景
宋孝宗乾道三年(1167),张孝祥知任潭州(今湖南省长沙市),后改官离开湖南,乘舟北上,途经洞庭湖畔的黄陵山时,遇风受阻,联想到国家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,于是写了这首词。
简析
这首词以行船遇风受阻为背景,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写和自己心理活动的刻画,展现了词人张孝祥积极乐观、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对山水的热爱之情。全词语言浅易自然,意境幽雅,构思独特,没有直接写遇风受阻的懊恼,而是从 “留我看斜阳”“露宿何妨”“奏霓裳”“岳阳楼上” 等角度,写出了一种别样的情趣和心境。在艺术手法上,运用了拟人、想象等手法,使词充满了浪漫色彩,动静结合,将眼前之景与心中所想巧妙融合,是张孝祥词中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