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陵王·柳

周邦彦〔宋代〕

柳阴直,烟里丝丝弄碧。隋堤上、曾见几番,拂水飘绵送行色。登临望故国,谁识京华倦客?长亭路,年去岁来,应折柔条过千尺。
闲寻旧踪迹,又酒趁哀弦,灯照离席。梨花榆火催寒食。愁一箭风快,半篙波暖,回头迢递便数驿,望人在天北。
凄恻,恨堆积!渐别浦萦回,津堠岑寂,斜阳冉冉春无极。念月榭携手,露桥闻笛。沉思前事,似梦里,泪暗滴。

译文

正午时分,柳荫直直地铺在地上,雾霭中,丝丝柳枝随风轻舞,卖弄着嫩绿的姿色。在隋堤之上,曾多少次看见柳枝轻拂水面,柳絮飘飞,为行人送行。我登上高处眺望故乡,可又有谁能理解我这厌倦了京华生活的客子的心情呢?在这长亭的路上,年复一年,我折下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。

我闲来寻觅旧时的踪迹,又逢上在哀伤的音乐声中饮酒,华灯照着离别的筵席。梨花盛开,榆柳换火,催促着寒食节的到来。我愁的是船行如箭,江波温暖,船桨划动,回头望去,一下子就已过了好几处驿站,送行的人已远在天的北面。

心中满是凄恻,离恨堆积如山。渐渐的,船行到水流回旋的别浦,渡口的土堡一片寂静,斜阳缓缓西下,春色无边无际。想起曾在月下的水榭携手漫步,在沾满露珠的桥头聆听笛声。沉思往事,仿佛在梦中,不知不觉间泪水暗暗滴落。

注释

柳阴直:长堤之柳,排列整齐,其阴影连缀成直线。

烟里丝丝弄碧:烟雾中,细长的柳丝随风飘舞,舞弄着嫩绿的姿色。弄,飘拂。

隋堤:汴京附近汴河之堤,隋炀帝时所建,是北宋来往京城的必经之路。

拂水飘绵:柳枝轻拂水面,柳絮在空中飞扬。

行色:行人出发前的景象、情状。

故国:指故乡。

京华倦客:作者自谓。京华,指京城,作者久客京师,有厌倦之感。

长亭: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,五里一短亭,供人休息,又是送别的地方。

应折柔条过千尺: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,此句极言折柳之多。

旧踪迹:指过去登堤饯别的地方或指往事。

酒趁哀弦:饮酒时奏着离别的乐曲。

梨花榆火催寒食:饯别时正值梨花盛开的寒食时节。唐宋时期朝廷在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百官,故有 “榆火” 之说。寒食,清明前一天为寒食。

迢递:遥远。

望人在天北:因被送者离汴京南去,回望送行人,故曰天北。

别浦萦回:船开走后,水波在回旋。别浦,大水有小口旁通叫浦,这里指送别处的水流。

津堠:渡口附近供瞭望歇宿的守望所。

冉冉:慢慢移动的样子。

月榭:建在高台上的敞屋,这里指赏月的水榭。

露桥:布满露珠的桥。

赏析

上片:开篇 “柳阴直,烟里丝丝弄碧”,“直” 字描绘出柳荫的整齐,给人一种庄重之感,“丝丝弄碧” 则将柳丝的轻柔、嫩绿以及随风飘舞的姿态展现得极为生动,仿佛柳丝在故意卖弄风情。“隋堤上、曾见几番,拂水飘绵送行色”,点明地点和场景,借隋堤柳多次见证送别,暗示自己经历了无数次离别。“登临望故国,谁识京华倦客” 直抒胸臆,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久居京城的厌倦,却无人能懂的孤独与惆怅。“长亭路,年去岁来,应折柔条过千尺”,以折柳之多来强调离别之频繁,既惜柳又叹别,蕴含着深深的感慨。

中片:“闲寻旧踪迹”,“寻” 字为寻思、追忆之意,开启对往事的回忆。“又酒趁哀弦,灯照离席。梨花榆火催寒食”,描绘出曾经在寒食节前的离席场景,哀弦、灯照、梨花、榆火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哀伤、凄清的氛围,“催” 字更添岁月匆匆之感。“愁一箭风快,半篙波暖,回头迢递便数驿,望人在天北”,写船行之快,而自己却满心忧愁,回头望去,送行之人已远在天北,突出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惆怅。

下片:“凄恻,恨堆积” 直接抒发离别的痛苦,“恨堆积” 形象地表现出愁恨之多、之重。“渐别浦萦回,津堠岑寂,斜阳冉冉春无极”,通过描写别浦的萦回、津堠的寂静以及斜阳下无边的春色,以乐景衬哀情,更显凄凉。“念月榭携手,露桥闻笛” 回忆往昔与友人或恋人在月榭携手、露桥闻笛的美好时光,与眼前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。“沉思前事,似梦里,泪暗滴”,以梦般的虚幻感来写对往事的追忆,泪水暗滴,将那种无法言说的伤痛和思念表现得含蓄而深沉。

创作背景

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,有多种说法。一种说法是 “客中送客”,借送别来表达自己 “京华倦客” 的抑郁心情。还有传说周邦彦和名伎李师师相好,得罪了宋徽宗,被押出都门,李师师置酒送别时,周邦彦写了这首词,但此说法已被王国维辨明为妄。不过可以确定的是,此词是周邦彦在经历了长期的京华生活后,因某种原因即将离开时所作,抒发了他的离情别绪以及对京华生活的复杂情感。

简析

《兰陵王・柳》是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。在艺术手法上,一是结构严谨,以柳起兴,上片写柳与送别,中片写别时情景,下片写别后情思,层层递进,脉络清晰。二是善于借景抒情,柳阴、烟柳、隋堤、斜阳等众多意象,都被作者赋予了浓厚的情感,景中有情,情中有景。三是语言精美,如 “烟里丝丝弄碧”“斜阳冉冉春无极” 等词句,用词精准,生动形象,富有美感。在情感表达上,全词将离恨别愁、思乡之情、身世之感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,情感深沉复杂,却又表达得含蓄委婉,体现了周邦彦词 “缜密典丽” 的艺术风格,对后世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宋代诗文

六丑·蔷薇谢后作

2025-2-25 15:13:15

宋代诗文

解语花·上元

2025-2-25 16:24:47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