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明代文征明的《念奴娇·中秋对月》
译文
月光像白玉般皎洁,仿佛从月中桂花间流溢而出,正月十五的明月的光辉洒满了整条街道,夜晚清凉,如同被水洗过一般澄澈。
注释
桂花浮玉:“桂花” 代指月亮,传说月中有桂树,故常以桂花指代月亮。“浮玉” 指月亮洁白如玉,“浮” 给人一种月光流溢、灵动的感觉,仿佛月光是从月中桂花间浮现出来的。
正月:这里指农历正月十五,即元宵节,点明时间。
满天街:形容月光照亮了整条街道,强调月光的明亮和广阔。
夜凉如洗:夜晚清凉,空气清新,给人一种如同被水洗过般洁净、凉爽的感觉,突出了夜晚的清爽宜人。
赏析
营造出澄澈空灵的意境:“桂花浮玉,正月满天街,夜凉如洗” 这几句词,通过巧妙的意象组合和细腻的描写,营造出了一种澄澈空灵的意境。“桂花浮玉” 将月亮比作从桂树间浮现的美玉,赋予了月亮一种神秘而美好的色彩,让人联想到月中桂树的传说,增添了画面的浪漫气息。“正月满天街” 描绘出元宵节夜晚,明亮的月光洒满街道的场景,给人以开阔、明亮之感。“夜凉如洗” 则从触觉角度,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清爽与洁净,使整个画面更加空灵。这三句词共同勾勒出了一幅静谧、美好的元宵月夜图。
体现对美好月夜的赞美之情:词人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对这美好月夜的赞美之情。“桂花浮玉” 的独特想象,“正月满天街” 的广阔画面,以及 “夜凉如洗” 的清爽感受,都流露出词人对这一特定时刻的喜爱和欣赏。在这宁静的夜晚,月光的皎洁、街道的明亮、空气的清凉,让词人陶醉其中,这种情感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自然地传达出来,使读者也能感受到月夜的美好和词人内心的愉悦。
语言优美且富有表现力:从语言艺术上看,这几句词优美且富有表现力。“浮” 字生动地表现出月光的灵动和柔和,仿佛月光是从月中缓缓流淌出来的;“满” 字则强调了月光的充足和广阔,使街道都被月光所笼罩;“如洗” 运用比喻的手法,形象地写出了夜晚的清凉和洁净。这些词语的运用,使词句更加生动形象,富有感染力,体现了文征明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。
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:词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。“桂花浮玉,正月满天街,夜凉如洗” 中,景与情紧密相连。词人将自己对月夜的赞美之情融入到对景物的描写之中,通过对月亮、街道、夜晚清凉等景物的描绘,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情感。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,使词的意境更加深远,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