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秦观的《八六子·倚危亭》
译文
在夜晚的月光下,我们共同沉醉于如梦幻般的美好情境中,就好像整个帘子都被这幽梦所笼罩;温柔的春风轻轻吹拂,就如同我们之间那绵绵无尽的柔情。
注释
夜月:指夜晚的月亮,点明时间是在夜间,营造出一种静谧、柔和的氛围。
一帘幽梦:“一帘” 描绘出月光透过帘子的视觉感受,“幽梦” 表示隐约、美好的梦境,这里用来形容与佳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梦似幻。
春风十里:化用杜牧《赠别》诗 “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”,这里指柔和的春风,同时暗示了曾经与佳人相处的环境。
柔情:指温柔的情感,形容与佳人之间深厚、温柔的情意。
赏析
表现手法
借景抒情:通过 “夜月”“春风” 等自然景象,营造出温馨、浪漫的氛围,将自己与佳人之间的柔情融入其中,借景抒情,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、深沉。
虚实相生:“夜月一帘幽梦” 是虚写,描绘出如梦如幻的情境,“春风十里柔情” 是实写与佳人相处时的温柔感受,虚实结合,使读者既能感受到那种美好的氛围,又能体会到真实的情感。
情感表达
对美好爱情的怀念:生动地描绘了词人曾经与恋人在月夜下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,表达了对那段充满柔情的爱情的深深怀念之情。夜月的静谧、幽梦的美好,以及春风的温柔,都衬托出两人之间感情的真挚与深厚。
对往昔欢乐的留恋:词人回忆起与佳人相处的欢乐时光,“春风十里柔情” 一句,将那种温柔甜蜜的感觉展现得淋漓尽致,流露出对过去欢乐生活的留恋和不舍,与现实的孤独和思念形成鲜明对比,更增添了几分惆怅和伤感。
诗歌结构
承上启下:此句处于词的下片,承接上片对离别场景的回忆和伤感情绪,转而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来进一步强化这种情感,为下文 “怎奈向、欢娱渐随流水” 等对欢乐不再的感慨做了铺垫,使整首词在情感上的过渡自然流畅,结构更加紧密。
对比衬托:与后文的 “欢娱渐随流水,素弦声断,翠绡香减” 等内容形成对比,以昔日的美好欢乐衬托出如今的孤独寂寞和痛苦,突出了时光易逝、美好难再的主题,使词人的情感落差更加明显,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。
整体风格
婉约细腻:体现了秦观词婉约的风格特点,用词细腻、柔美,以 “夜月”“春风”“幽梦”“柔情” 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柔美的意境,将词人的情感委婉、含蓄地表达出来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,展现了婉约词派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的特点。
情韵悠长:这两句词韵味十足,给人以悠长的回味。夜月的清幽、幽梦的迷离、春风的温柔、柔情的缠绵,相互交织,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情韵,让读者在欣赏词的同时,仿佛也能感受到词人内心那无尽的柔情和淡淡的哀愁,余韵袅袅,回味无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