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清照的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
译文
知道吗?知道吗?应该是绿叶繁茂,红花凋零了。
注释
知否:知道吗,是一种带有询问、强调意味的口语化表达。
绿肥红瘦:“绿” 代指绿叶,“红” 代指红花,“肥” 形容雨后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,“瘦” 形容雨后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。
赏析
表现手法
对比鲜明:“绿肥” 与 “红瘦” 形成鲜明对比,一 “肥” 一 “瘦”,将雨后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凋零状态生动地展现出来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,突出了两种不同景物的变化,强化了画面感。
借代巧妙:以 “绿” 和 “红” 分别借代叶子和花朵,使语言更加形象、简洁,以颜色来代表事物,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,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。
情感表达
惜花之情:体现了词人对花的关切与怜惜。词人深知经过一夜的 “雨疏风骤”,海棠花必定受到了摧残,所以用 “绿肥红瘦” 来表达对落花的惋惜,透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。
伤春之感:这两句词不仅仅是对海棠花的描写,更蕴含着词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伤感。红花的凋零象征着春天的渐去,而绿叶的繁茂则预示着夏天的到来,词人通过对花开花落的关注,抒发了对时光流逝、春色不再的淡淡哀愁。
语言特色
口语化与韵律美:“知否,知否” 运用了口语化的表达,使词句显得自然、亲切,如同与人对话,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。同时,这两句词在韵律上也很有特色,重复的 “知否” 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节奏,读起来朗朗上口,富有音乐美感。
精炼生动:“绿肥红瘦” 四个字高度精炼,以极其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雨后海棠的独特景象,将景物的形态和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,展现了词人卓越的语言驾驭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