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曙

崔曙

崔曙(?—739 年),一作署,宋州宋城县(今河南商丘)人,是唐朝的状元、诗人。

生平经历

早年孤苦:出生于宋州宋城县的贫寒之家,自幼父母双亡,孤苦伶仃,尝尽生活的艰难困苦。但他意志坚定,年少时便西上少室山拜师求学,与高僧常山人、如上人、冯炼师等为友,专心学问。

科举成名:开元二十六年(738 年),崔曙参加科举,在殿试中作《奉试明堂火珠》诗,其中 “夜来双月满,曙后一星孤” 一句深得唐玄宗赞赏,被钦点为状元,官授河内县县尉。

英年早逝:开元二十七年(739 年),崔曙因病离世,仅留下一女名叫 “星星”,正应了 “曙后一星孤” 之句,令人唏嘘。

文学成就

体裁多样:作品涵盖五律、五言排律、五绝、五言古风、七律、七绝等多种体裁,现存诗一卷共 15 首,如《全唐诗》《国秀集》《河岳英灵集》等都有收录。

内容丰富:诗歌多为写景摹物、寄寓乡愁友思之作,也有表达怀才不遇之感的作品。如《送薛据之宋州》写客中送客的悲伤和天涯沦落的感慨,《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》将自然景观与历史兴衰相融合。

对仗工整:词句对仗工整,有很多精妙的对句,如 “天净光难灭,云生望欲无”“涧水流年月,山云变古今” 等,辞气多悲,感染力强。

历史影响

丰富文学宝库:崔曙的诗歌为唐代文学宝库增添了独特的内容,其作品中展现出的真挚情感和独特意境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,为后人研究唐代诗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。

启发后世创作:他以景传情、对仗工整的写作手法,对后世诗人在诗歌创作技巧和意境营造方面有一定的启发意义,让后世诗人看到了在盛唐气象下,个体情感细腻表达的可能性。

历史评价

唐代评价:殷璠在《河岳英灵集》中评价崔曙的诗 “多叹词要妙,清意悲凉;送别登楼,俱堪下泪”,从题材、方法和审美效果等角度揭示了崔诗的基本特征,肯定了其诗歌的感染力。

后世评价:后世论家大多认同殷璠的观点,对崔曙诗歌的悲情色彩和艺术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。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人生悲叹和对生活的感悟,引发了后世读者和诗人的共鸣。

唐代作者

许浑

2025-2-9 15:01:45

唐代作者

綦毋潜

2025-2-15 7:33:46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