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叶绍翁的《夜书所见》
译文
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,送来阵阵寒意,江上吹来秋风,使出门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。
注释
萧萧: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。
梧叶:梧桐树叶。
寒声:寒冷的声音,这里指秋风瑟瑟,让人感觉寒冷。
动:触动。
客情:客居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。
赏析
借景抒情,烘托氛围:诗的开篇 “萧萧梧叶送寒声”,通过描写梧桐树叶在秋风中发出的萧萧声响,以及带来的阵阵寒意,为全诗营造出一种凄凉、冷清的氛围。秋风本就给人一种萧瑟之感,加上梧桐叶的飘落,更增添了秋的寒意和孤寂。这种环境描写,不仅为后面 “动客情” 做了铺垫,也让读者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所处的情境,仿佛身临其境。
以景衬情,情蕴景中:“江上秋风动客情” 一句,将秋风与客情联系起来。江上的秋风,是眼前之景,而诗人的思乡之情,是心中之情。秋风的吹拂,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,景与情相互交融。诗人巧妙地将无形的思乡之情寄托在有形的秋风之上,让读者能通过秋风感受到诗人那浓郁而深沉的客居之愁。
炼字精巧,生动传情:“送” 和 “动” 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。“送” 字赋予了梧叶人的行为,仿佛梧叶是有意识地将寒声送到诗人身边,生动地表现出秋风的凛冽和寒意的侵袭。“动” 字则将抽象的客情具象化,秋风似乎有了情感和力量,能够搅动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,使这种情感更加生动可感,让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。